冷门专业,求职真的那么难吗?
发布人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09年05月09日 阅读次数:1173一般所说的冷门专业,一是指在人们传统观念上认为的,社会上的需求相对较小,就业比较困难的专业,如哲学、历史、地质、海洋、气象、农业、林业、勘探等专业;另一种是一些在前几年热过一阵子,由于许多学校一窝蜂而上造成供大于求的专业,如会计、旅游、工商管理专业等。面对自身的“不幸”和社会偏见,这些“不幸儿”该怎么去碰就业这块钉子呢?冷门专业真的就这么认命吗?为此,记者走访了武汉市几所高校,访问了一些在校的冷门专业的学生。看看他们是怎么看待冷门专业的就业问题的。
专业虽冷,但求职的心是热的
应该承认,冷门专业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存在着许多“先天不足”,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总体上讲要比热门专业毕业生困难许多。然而,正因为难,所以这些专业的许多学生思想上格外重视,他们之中不少同学变压力为动力,凭着一颗执着的心,变被动为主动,就业对他们来说反倒变得容易了。湖北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小杨说:“进了学校,才感受到自己学的专业是多么‘冷门’。所以,在学习上,自然就比别人要多付出一份努力,从大一开始我就着手就业资本的积累,到现在,我已经过了英语六级,计算机三级,还辅修了第二专业,我自信我能够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。”
在谈到这个专业其他同学的情况时,小杨说:“我们班上几位常常发表文章的同学,准备毕业后跑新闻这行,还有几位同学计算机鼓捣得不错,也寻思着毕业后继续搞计算机,还有一些同学辅修了热门专业,也打算跳出去,除了几位准备考研的同学,大部分学生还是要就业的,由于大家清楚自己的‘现状’,所以,学习成绩也比较好,英语四级通过率也比其他专业要高一大截。”
从前几届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,冷门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限制,他们更注重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能,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,在就业时,用自身的素质来打动用人单位。这些学生除了学习成绩突出以外,大都拥有一技之长,综合素质出众,而成为招聘单位十分抢手的“香饽饽”。
合理定位,不难找到“婆家”
专业知识去打动考官,合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,搞清楚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,然后根据需要准备简历和求职信,如果发现同一岗位比自己优秀的竞争者太多,不妨放弃这个岗位的应聘,及早地准备下一家单位的应聘。
郑义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98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,在双选会上,几乎每一个单位的桌前都挤满了前来应聘和询问的学生,面对激烈的竞争,郑义并没有慌张,先花了半天时间到全场转了一圈,搞清楚哪些属于“热门行当”,哪些行当无人光顾,哪些单位和自己所学的工商管理沾得上边,回到学校后,根据这些单位和工作的特点,把自己的简历和求职信做了好几个版本,下午再投出去。就在返回学校的车上,郑义便接到了一家单位预约面试的电话,最后,他如愿进入了一家饲料加工企业从事质量检测工作。
别怕进入冷单位和冷行业就业
在双选招聘会上,总会发现一些小单位的岗位无人光顾,如果你的实力无法从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大单位的青睐,那么,不妨试试到这些小单位“屈就”一下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,有一个工作,总比一毕业就失业好。其实,有些小单位是很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,即使真的进了一家不景气、不理想的单位,先锻炼几年,积累一段工作经验,再跳槽也不晚。
小游是湖北经济管理大学生97级会计专业的专科学生,在校的时候当过两年学生会干部,凭着这个条件,在应聘的时候,小游将自己的要求提高了一些,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上跑几趟下来,结果竟没有一家单位对自己感兴趣,为此,他感到很沮丧。后来他认识到,像他这样的专科生,在众多的毕业生面前,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。他果断地降低了自己的要求,和成都一家私营瓷砖厂签好了就业合同。工作这两年来,由于成都三环路的修建和大量住宅的兴建,瓷砖厂的效益红红火火,小游的工资也翻了一番。
善于以自己的长处取胜
过去的大学生是“皇帝的女儿不愁嫁”,现在不同了,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啊。何况自己还是不被别人看好的冷门专业的学生,所以,适时地推销自己的长处和优点,就变得十分重要和必要。众多事实表明:如果用人单位对你的某个方面的能力有了肯定,那他很可能会对你的其他方面做出“积极”的响应,这种“爱乌及乌”的效应,很可能给你带来成功的机遇。
如今已是武汉某报社记者的小李,是武汉一所不知名大学哲学系毕业生,大学期间,发表过三十几篇豆腐块文章,拥有计算机三级证书。他曾去应聘过编辑、记者和一些计算机相关的职位,但都没有成功。在一次应聘和计算机相关职位的谈话中,小李马上说行,并拿出自己的作品集,让招聘官当场拍板招他进入公司,做了公司内部刊物的一名记者。如今,他已经成了武汉一家报社的专职记者。
决定就业成功与否有很多因素,其中最主要的,还是有过硬的知识本领,过人的综合素质,在求职的过程中,用人单位往往会对学生本人产生良好的印象,从而淡化了学生所学的是社会上所谓“冷门”专业这个最不利的条件。总之,冷门专业的学生在求职时,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,合理利用并加以发扬,又不能对求职时遇到的方法产生气馁情绪,只要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和不断的坚持,工作一定是会有的。
《中国大学生就业》2002年第10期